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多数武器装备是首次亮相,全面展示了我国最新的军事科技实力。
地面突击方队的22辆战车呈“箭”形排列,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受阅的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是我军高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引领全球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当下,结合传统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混动技术也出现在了坦克和步兵战车上,成为了此次大阅兵的一大亮点。
阅兵式解说词介绍,99B坦克在99A坦克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融合和功能扩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多元目标火力打击、复杂地域环境机动和恶劣天候下乘员持续作战能力。
首次公开亮相的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智能化程度高、协同能力强,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尽显机动夺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
这次阅兵中陆战装备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人送绰号“双离谱”的新型100坦克。
这款我国新一代40吨级坦克采用了混动新能源技术,拥有增程式动力、柴电切换功能,柴油发动机连接发电机和电池,电动机驱动极速可达85公里。
和新能源车一样,它的好处就是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和爆发力,让需要在战场上灵活走位的坦克拥有更强的机动性。通俗的说就是,坦克用上新能源:马力大,扭矩大,起步快,跑得也快,战术机动性大大改善。
同时,在需要隐蔽待机时关闭柴油发动机,噪音和红外信号降到极低,减少被发现的可能。燃油发动机和电机还能够互为备份,只要还有一种动力在,坦克就可以继续使用以便脱险。
此外,不管是相控阵雷达还是其他新型电子设备,都是耗电大户,混动式动力结构可以满足它们的巨大电力需求,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由于电力系统的加入,新型坦克还能够更好地支持电磁干扰器、激光武器等现代化装备。
此前,从《国外坦克》《机电技术》《装甲车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和学术刊物当中陆续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中国研发混合动力主战坦克已经持续数年了,现在终于到了落地开花结果的时候。
中国研发的新型主战坦克,将传统柴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和车载电池相结合。双电源设置不仅让坦克的综合作战性能大幅提高,而且能实现燃油消耗优化,直接减轻了后勤压力。混合动力系统让坦克发动机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刹车时回收的能量也能为电池充电,将大幅节省油料消耗。
有分析指出,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中国科研人员力将混合动力装置整合在主战坦克上,可能会为解放军在发动机性能历来受到限制的高原缺氧地带提供新的作战灵活性,这是因为电机没有高原反应,在高原作战动力也不会衰减。
值得注意是,除了“双离谱”坦克,还有一款同样混动底盘的“双离谱”步兵战车,显然在新一代装甲车辆上,中国已经实现了车族化,一款车根据任务需要可以加装不同作战单元,提高装备使用效率,节约大量的研发费用和研发时间。
不过,混合动力坦克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极高要求。例如,坦克在复杂战场环境下需要电池能够快速充放电以满足瞬间大功率输出,这就促使电池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提高电池的性能。
同时,坦克在作战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极端情况,如碰撞、高温等,这就对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采用更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防止过充、过放、过热等情况的发生。
中国军事科技从一穷二白到硕果累累,一次次突破技术封锁,创造中国奇迹。此次在坦克动力系统上的探索,或许正是中国在坦克技术领域迈向无人区的又一次勇敢尝试。
混合动力技术或许只是一个起点,随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未来中国军事科技或将带来更多颠覆想象的创新。
来源:环球零碳